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承担着新城区块建设发展的重任。近年来,他们按照“发展的增长极、建设的排头兵、管理的先行者、创新的试验田、要素的集聚区、品质的新高地”的目标定位,以规划布局为龙头、重点项目为突破、精细管理为保障,坚持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为全区“打造活力新区、建设美丽路桥”、为“两个高水平”标杆区建设贡献新城力量。
发力城市建设 提升综合承载力
新城辖区总面积38平方公里,涉及路北、桐屿、螺洋3个街道。该区块是我区城市建设的主阵地,是全区商业金融中心、商务办公中心、总部基地、零售商业中心和会议的首选地,同时也是我市最大的展示、媒介和信息汇聚地。近年来,多个商业综合体在这片区域拔地而起、多个重点民生工程安置小区建设完成、多条城市主干道完工通车、多项省级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多个物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为加快推进新城建设速度,2014年年底,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经过机构整合,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组建成立并迅速完成工作交接。新成立的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坚持以现代城市建设理念为引领,按照整合提升、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城市综合开发区块、物流区块、环中央山区块间的产业布局、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全方位规划衔接,构建资源整合、功能叠加、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从腾达路驾车,经路桥文体中心、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沿途粼粼的波光、道路两旁的绿化,以及极具现代感的大厦,无不彰显着新城区块的活力。10多分钟的车程,映入眼帘的这片新城正拔地而起。
“以前我区一些高端的大型会议、展览都只能在其他区域以租借场地形式举办,无法形成集聚效应。在路桥文体中心以及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成了政府类大型会议、当地大型展览、大型文体活动的优选场地。”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描摹新城区块的美丽“画卷”中,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不遗余力,于去年完成了内环路新城段两侧及四号立交区块绿化建设,完成南官河、上分水、山水泾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其中,内环路新城段两侧及四号立交区块绿化西至下分水河以东,东至台州大道椒江界,总绿化面积约18.5万平方米,分为内环南路新城段两侧和四号立交两个区域,是我区的城市门户。
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原有地形造坡,将原有的破残山体打造成为艺术性的螺旋状草坡,将原先地势较低的区块打造成为如意形的镜面水体,配合大面积的草坪,让视线穿透立交桥以及今后的市域铁路S1线,形成开阔大气的入城口景观效果。苗木配置上主要以常绿以及乡土树种为主,结合大面积的绿地,形成绿色画布一般的背景。另外,还种植了少量色叶树及开花植物,春季有樱花的粉红,秋天有桂花及银杏的黄色,在整块画布上点缀多样的色彩。
此外,在区域内还设置了富有特色的雕塑、小品,比如蜻蜓点水、渔网构架等,非常具有路桥特色,大红色的铝合金构架,既帮助遮挡了变电房,又给人视觉冲击,结合跌水景观以及视觉艺术铺装,体现出丰富的趣味性、艺术性。
发力基础建设 构建外联内通新枢纽
去年,新城区块共实施续建项目37个、新建项目27个、前期项目31个,其中市、区重点考核项目36个。为进一步促进省重点项目杭绍台铁路、金台铁路、市域铁路S1线的建设,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组建了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一批“新城铁军”肩负起双重责任。
其中,杭绍台铁路是台州铁路交通大动脉,路桥段全长10.877千米,途经4个街道14个村,工程包括5.727千米桥梁、2.998千米隧道。当时有220KV塘升塘谷线、110KV升财升通线、110KV升桔升乡线三条高压电力线路迁改任务,涉及路北、桐屿、螺洋3个街道的9个村(居)。时间紧,任务重,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和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责任人,逐一协调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拦路虎”,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杭绍台铁路涉及的110KV及以上电力线路迁改工作。
“杭绍台铁路建成后,台州到达杭州从原先的2小时30分钟缩短为1小时。”征迁工作中,难免有些群众不理解,专班工作人员便一遍遍地解释,直到把他们的思想工作做通。根据时间节点,工作人员把倒计时的用时从“天”精确到“小时”,白天进村做工作,晚上召开内部碰头会,周末加班加点,组织专题研讨、破解难题。节假日工作常态化、“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常态化,这种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状态,贯穿整个杭绍台铁路项目推进的全过程。“难,但是好在我们最后都攻克了,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谈起那段时间的“不分昼夜”,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工作人员用“值得”两字来总结。
此外,去年6月,金台铁路6标路桥段螺洋特大桥连续梁成功合龙。该大桥全长2817.35米,特大桥设计三跨连续梁跨越山水泾;北环线工程是台州市内环路路桥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山街至中心大道工程段涉及南洋、后蔡、后范、升谷寺、三角陈等5个村,全长1680米、宽50米,工程建设投资约5000万元,现已全线贯通。
台州市域铁路S1线全长约52公里,途经椒江、路桥、温岭,其中路桥段全长12.9公里,设有3个车站、5座桥梁、2个山岭隧道、3个盾构区间,起始高架沿路桥北环线北侧敷设,至高桥章安置小区旁转入地下,沿财富大道地下途经腾达路站、客运南站至螺洋小学附近转向地上,穿越大岙隧道、谷岙隧道,然后直奔泽国、温岭火车站方向,地下线长6.4公里,地上线长6.5公里,总造价19.6亿元。土地征用完成率达100%;房屋拆迁完成率约100%;绿化迁移完成率100%;管线迁改率100%。
商海街北延(双水路—北环线)、银安街北延(腾达路—北环线)均已顺利完工并通车,台州大道、数码街、经四路、会展东路、纬二路、纬三路、赵王泾连通工程等项目全部完工……新城区域内一条条道路的建成,一项项工程的完工,构筑起这一区块腾飞的“跑道”。
发力民生服务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在新城区块发展的历程中,“新城人”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在本职岗位上忘我工作、履职尽责、无私奉献,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去年12月,一通来自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的电话打给位于螺洋街道的九通、大地两家物流企业负责人,询问施工区域界限纠纷调解后的园区建设情况。
最终,一起“纠纷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原来在2011年,九通和大地两家物流企业拍得位于甬台温铁路货运场站东侧地块,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到2017年,项目建设才提上议事日程。动工之时,两家企业却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在三家地块交界处,甬台温铁路货运场站堆放着一些建材及物资,但根据规划图纸,三方的界限不够明确。三方交涉多次后并没有寻求到一致的解决办法,于是便找到了“调解人”——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
于是,以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陶星希为组长的“老娘舅”行动组开启了调解行动,他们实地走访螺洋街道、地块所属村(居),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工作人员来到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调取了地块原始资料,并第一时间召开三方调解会议。
陶星希告诉记者,当时这两家物流企业的负责人都很着急,担心由于地块界限不明会引起纠纷,从而影响工程进度,并带来资金链等一系列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找到原始材料,才能作为调解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可是难题摆在眼前,因为过去时间较长,原先涉及到的人、物无法一时找到、集齐。最后经过管委会的多方奔走,事情才有了结果,对方撤走了堆放在两家企业地块上的建材和物资。
新城区块作为路桥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块,进行城中村改造,既能解决土地制约问题,也能提升城市颜值和村民的生活质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民生工程。为了切实加快区域拆迁安置工作,新城区块开始推进“立改套”安置方式,拆迁村庄的村民全部入住小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工作开展之初,如何让各改造村的村民理解并支持这项工作,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联同街道、相关部门耗费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摸索出一套快速实用的方案。
在拆迁政策上,新城区块的安置房采用“小区套房+裙房商铺+留好留足村留村地”的套餐模式,坚持“一碗水端平、一个政策不变、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确保每户村民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切实保障。在安置小区建设资金上,采用渠道融资办法,在财政拨给一定启动资金的前提下,一方面采取房地产企业摘牌,政府回购方式;另一方面加强与银行沟通,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同时利用好棚改专项债等财政政策,进行自建安置房,保障安置房建设工作圆满完成。
“现在,新城已形成基础设施的‘骨架’,正在朝着‘血肉’丰满和‘灵魂’充实的完整城市形态迈进,将进一步充实人文内涵和产业基础,加快产城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品质新城建设,精心打造城市新名片。”路桥新城开发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主任陈晓彤如是说。
来源:今日路桥
欢迎光临 台州城市网 (http://www.tzcs0576.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