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耳朵突然闷堵、耳鸣,小心突发性耳聋

  “耳朵里经常有火车一样的‘隆隆声’,特别难受,晚上都睡不着。”
  “最近早上起来觉得耳朵有点堵,像塞了棉花。”
  “这几天头晕目眩,走路都不稳,看东西有点天旋地转。”
  ……
  近日,记者釆访了台州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杨能。他介绍,这是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表现。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一种急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精神情绪有明显影响。

突发性耳聋呈上升趋势

  20来岁的王女士突然感觉头晕,到了晚上还出现持续性耳鸣。她以为是白天工作太忙,深度疲劳所致,没想到第二天一早,症状不减反增,家人赶紧带着她到医院就诊。在经过系统专科检查后,王女士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14957738521988.jpg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医学上指在短时间内(72小时内)突然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突发性耳聋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段,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但近年来,突聋正向年轻群体蔓延,甚至有高中生因学习压力大、熬夜写作业发生突发性耳聋。”杨能说,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与生活环境、精神压力、病毒感染、情绪激动以及内耳微循环供血障碍等都有一定关系。
  突发性耳聋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单耳听力突发下降,常伴有耳鸣、耳闷塞感、听觉过敏或重听(回声感),一些听力下降较严重者常常还会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患者多为单耳发病,双侧突聋少见。
  “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一旦受损,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不能再生。”杨能表示,及时治疗突发性耳聋非常重要,一般建议发病后的7天内尽早就诊,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否则可能影响恢复效果。


  他介绍,接受专业治疗后,部分病人的听力能在一到两周内逐渐恢复。但如果一个疗程后听力仍不恢复,将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永久性感音性耳聋。

保护听力,远离这些不良习惯

  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尚未明确,也很难预防,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合理作息、饮食规律、加强锻炼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风险。
  “保护听力,首先要让耳朵避免噪声伤害。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酒吧音响等各种噪声,会导致内耳微细血管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也会急剧减退。”杨能说,如果工作或生活中长期处于噪声污染中,应该使用隔音用的耳塞、耳罩等,避免听力损伤。


  同时,应尽可能地规避一些不良的用耳习惯,如过度使用耳机、挖耳朵、滥用药物、游泳姿势不正确等。“长期戴耳机会引发外耳道炎,尤其是在嘈杂环境下,若耳机音量过高,对内耳道造成的损伤也会加大。”杨能说。
  另外,频繁掏耳的危害不容小觑。因为上耳道的皮肤有纹理血管,经常掏耳朵会导致皮肤血管增生,使其通透性下降,容易患病。如果掏耳朵使用的工具不干净,可能会引起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炎症和疼痛。
  饮食方面,杨能建议大家,一定要少吃胆固醇及脂肪含量很高的食物,否则容易造成内耳血管硬化痉挛。


来源:望潮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2018 台州城市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576-81880190 公司名称:台州易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QQ:19198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