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不如众行。 一个人走得快,不如一群人走得远。 有一种力量叫做结伴而行, 有一种引领叫做送教下乡。 绵绵秋雨凉,暖暖下乡情。“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交流,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准确把握学科知识,积极推进“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更好地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23年10月8日,台州市小班化教育暨农村小学名师送教活动在花桥镇吴都小学举行。出席此次活动的有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金重海老师、三门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幼研训科科长李慧玲老师以及全市40多位学科教师。
此次活动主要分为示范课展示、互动交流和专家点评三个环节。
精彩课堂齐共享
语文课堂 三年级《秋天的雨》
三门县花桥镇吴都小学的金韩颖老师在《秋天的雨》这堂课中抓住重点词句,图文结合,以读促悟,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从读中理解,读中体悟,然后结合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枚”“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让孩子们领悟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引导孩子们感受秋天缤纷的色彩。
四年级《牛和鹅》 来自三门县教师发展中心的李慧玲老师带着四年级年级的学生走进《牛和鹅》的故事。抓住语文要素,结合课文中的示范批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批注以及批注的角度,展开教学,层层推进,为本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来阅读”奠定基础。贯彻先学后教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批注,尝试运用批注,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数学课堂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是一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有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加深记忆,深刻理解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强化数学的“实践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角的概念,天台县城南小学的潘珠敏老师开展了有关“角”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对“角”的认识更扎实深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利用活动角摆出了各种不同大小的角,和伙伴们比一比,探究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英语课堂 四年级《Unit3 My friends》 仙居县第五小学的朱丽红老师以歌曲导入,在问答中从genter, name, nationality, featuress四个维度,围绕“My friends”这个主题展开课程,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清晰的支架,拓展环节以介绍自己的朋友来使学生融会贯通整节课的知识点,感受拥有朋友的快乐,升华主题。
六年级《Unit3 My weekend plan》 三门县花桥镇吴都小学的祖辉老师在本节课紧紧围绕“My weekend plan”这个主题,通过谈论“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引入“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在复习旧知的同时为新课的输出做好单词准备。接着通过“Guess!”环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猜测“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通过两个部分Mike的表现让学生理解“Work before play!”的重要性,从Entertainment、sports、housework、study四个维度培养学合理规划时间的意识,达成Talk的教学目标。
科学课堂 二年级《神奇的纸》 纸的出现,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更是成为了人们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纸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在本节课中,周霞霞老师让学生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本课中,安排了对纸的简单改造活动。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纸折叠成瓦楞状,然后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承载力、隔热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学生将发现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后,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时,他们还会产生继续改造材料以改变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书法课堂 五年级《春意盎然》 路桥区路北街道中心小学的陈筱老师以《大林寺桃花》入课,以学生作品为桃花结课,首尾呼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书法的美。在教学中,老师以“皿”字的演变,让学生感悟汉字文化,明悟“天覆地载”,并以点带面,明悟一类字的书写规则。
道法课堂 五年级《我们神圣的国土》 临海市知溪小学的董双双老师借助“街景”地图导入,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的位置,激发学生对中国国土的探索兴趣,学生从陆地到海域的探究,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土疆域辽阔。然后,通过观看视频和查阅资料,了解台湾,明确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国土的强烈爱国情感。
台州市少年科学院 台州市少年科学院为孩子们带来了《汉诺塔》、《植物拓印》、《橡皮筋动力飞机》、《薯条魔方》、《非遗榫卯凉亭》、《非遗-缩山拳》6节精彩纷呈的送教课用玩中学的方式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非遗体验--缩山拳 橡皮筋动力飞机 非遗体验--榫卯凉亭 汉诺塔 植物拓印 薯条魔方 台州市科协带来的科技秀 台州市科协特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秀,带领孩子们感受氮气的神奇。孩子们在“丰盛”的科学实验“大餐”中惊喜不断,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本场实验秀以最直观、最有趣的方式演绎了生硬的科学原理,通过体验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精彩的课例分享后,授课老师先就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进行了简单的说课,随后在研讨交流中,参会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教与学的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肯定优点,诚恳指出不足,互促互进,受益匪浅。最后,金重海老师和李慧玲老师就小班化课堂提出建议和意见。
金重海老师就小班化课堂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他指出: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和矛盾点进行教材解读。他要求:设计教学时关注学生深度学习,深层思考;关注文本主题,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李老师指出一定要充分发挥小班化的优势,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建构独特的课堂文化,真正做到“生本”教学。
以成长为基石,因热爱而聚集。教师们纷纷表示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实践,交流反思,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此次送教下乡活动,给多地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热情,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收获一路芬芳馥郁。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高效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了城乡教育的互通共享,互助成长,促使老师们保持教育初心,拥有源源不断的成长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