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在冬至到来之际,12月19日,一场热热闹闹的饺子宴在台州市社会福利院(社发·国怡康养中心)开席。在志愿者们的陪伴下,院内的51位老人开开心心地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迎接即将到来的冬至,也庆祝乔迁新居。
迎冬至、贺乔迁,这顿饺子宴,好吃!
清洗工具、洗切蔬菜、和馅料……12月19日一大早,台州市社会福利院便热闹了起来,志愿者们拎来了食材,张罗着准备包饺子。大家分工合作,没一会儿便将前期工作准备就绪。
“阿公阿婆,快来包饺子!”在大家的招呼下,老人们纷纷上场和志愿者们一起包起了饺子。老人们有的动作娴熟,一手拿皮,一手夹馅,三两下便包好了一个;有的慢条斯理,一挤一捏尽显淡定从容;还有一些不会包饺子的老人,就在旁边看看热闹、聊聊天。
今年90岁的杨老先生端坐在椅子上,包饺子的速度一点儿也不比别人慢。只见他把肉馅放到饺子皮上,两手对捏,一个圆滚滚的饺子便已完成,不仅馅料足,样子也好看,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我这是山东的包法,适合煮起来吃,一点也不会露馅。”面对大家的夸赞,杨老乐呵呵地介绍起了自己的这手绝活,“我包饺子的年头说起来就长了。我1951年就参加工作了,那会儿我们每个周末都会包饺子,我就是那时候跟一位山东来的科长学的包饺子。我们饺子皮都是自己和面擀的,我擀饺子皮的功夫也很不错的。”
“小姑娘,来帮忙拍个照,留下念。”84岁的李阿婆掏出手机递给了一旁的志愿者,对着镜头记录这一开心时刻。随后,又精心挑选了一张最满意的发给儿子。
包饺子、聊家常,在欢声笑语中,饺子一盘接一盘地下了锅。没一会儿便已“饺香四溢”。
“好吃”“味道可以”……吃着饺子,老人们连连点头说好,纷纷要求“续碗”。
看老人们吃得满意,忙了一上午的台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也都十分开心。这次活动,椒江区微光公益协会来了十余人,“我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活动,大家群里信息一发,有空的就都过来了。”该协会副会长王相总说,前两天协会志愿者还和市社发集团党员志愿者们一起为老人们的新家打扫了卫生,一起帮忙搬家具。
“老人们正式搬家是17日、18日两天,我们集团各个党支部都有志愿者参与,一起帮老人铺床铺、打扫卫生、搬行李,并搀扶老人入住新家。”台州市社会事业发展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贴心服务,让老人们开心住“新家”
吃完饺子宴,一场由志愿者们带来的“冬至送温暖”文明实践演出热闹上演,为老人们带来了欢乐,庆祝老人们搬新家。
“老人们原来住的5号楼以医疗为主,现在住的2号楼是护理区,环境更开阔,老人的活动区域也更多了。”台州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李新华介绍,为了让老人们安心住新家,她和护理部的伙伴们早在一周前就开始筹备搬家事宜。
“搬家是一个整体的工作,不单单是把东西从一幢楼搬到另一幢楼。而是要让老人和家属都能开开心心地住过来。”李新华说,让老人们选房间、打包闲置物品、与家属沟通搬家事宜等都得提前准备,“搬家的时候有家属陪伴,老人也会更安心。”
杨老来康养中心已经2个月了。他说,儿子平时要上班,还经常出差,自己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家人也不放心。来到台州市社会福利院,有许多老伙伴一起玩,更热闹了,生活上有护工照料,家人也放心。对于新家,他觉得很满意:“这里环境不错。”
今年80岁的钱根凤是台州市社会福利院的“老住户”了。今年4月康养中心开始试运营,她便住了进来。“儿子、女儿都工作去了,一个人住家里太冷清了。”现在,钱根凤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平时经常在一起聊聊天、串串门。来到新家,她觉得虽然房间比以前小了一些,不过一个人住已经够宽敞了。房间里的设施跟以前一样齐全,门口还多了一张换鞋凳,细心的摆设让她很暖心。
而在公共区域,台州市社会福利院还贴心地为老人添置了更智能的洗澡椅。“每个区域,我们都设置了洗澡椅,保障老人安全的同时,也提升老人的舒适度。”李新华介绍,他们在老人们的房间里还配备了一些智能家居,“房间的窗帘、灯,都是可以智能遥控的。”
为了让老人们住得更舒适、温馨,李新华每天都会制订护理工作计划,和伙伴们一起及时解决老人和家属反馈的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流程,为老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在提供更加专业、细致、贴心服务的同时,康养中心也十分欢迎社会力量走进养老院开展活动,共同关爱老人。
来源:望潮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