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三门:春耕展新“翼” “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过去人工插秧,一天最多30亩,现在无人机一天能覆盖300亩,成本还降了四成。”日前,在台州市三门县浦坝港镇,伴随着旋翼嗡鸣,种粮大户翟帮撑与同镇“浦功英”农飞志愿服务队的党员先锋们熟练地指挥着一架架载满水稻秧苗的无人机腾空而起,仅用10分钟便完成了20亩稻田的种植作业。

1914798477262696448_1280px.png

  这一春耕新图景,正是三门县“低空经济”赋能现代农业的缩影。近年来,三门县将“低空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无人机飞防、智慧物流等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激活了渔业、海岛物流等场景的“共富基因”。2024年,该县共有农用植保无人机近百台,植保服务面积超10万亩,政府按每亩2元的标准补贴社会化服务组织,累计发放补贴20万元,惠及农户百余家。


  翟帮撑算了一笔账:人工插秧每亩成本约200元,无人机直播仅需80元;病虫害防治效率提升10倍的同时,用量减少30%。此外,“共享农机”的全新模式也助力农户拓宽收益渠道,去年,翟帮撑一行来到临海、宁海等地为周边农户提供定制化植保服务,作业量达9000亩次,额外赚取超10万元。


  在三门县健跳镇,“共富工坊”的蛏子养殖户们率先体验到无人机吊运的便捷。以往需人工搬运数小时的渔获,如今可以通过无人机直接吊运至加工车间,效率提升5倍以上。“每趟载重50公斤,10分钟就能完成过去半天的活。”工坊负责人李海燕表示,目前无人机吊运模式已经推行,预计能使养殖户年均增收超万元。
  “无人机还能通过多光谱传感器监测作物长势,数据实时回传至管理平台,精准指导施肥灌溉,这大大提升了耕种效率,有效为农户减力增收。”柯李江表示,今年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多部门,创新农业“空天地一体化”管理模式,全方位推动智慧农业耕作管理,目前已覆盖全县30%的规模化农田,初步形成“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


  智慧农田长势一片向好,“低空+”助促共富正当时。接下来,三门县将通过构建“低空+农业”多元场景,引入无人机精准监测、物流配送等功能,进一步推动农业向智能化、集约化转型,让更多农户“借翼腾飞”,助力三门县共同富裕示范区飞出最美“天际线”。


来源:潮新闻 共享联盟·三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2018 台州城市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576-81880190 公司名称:台州易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QQ:19198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