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旗背后的眼泪
2024年1月的清晨,临海市法律援助中心迎来一位双手颤抖的母亲。蔡女士紧紧攥着绣有“为民解忧,鼎力相助”的金色锦旗,哽咽道:“没有你们,我和儿子真的活不下去……”这面锦旗背后,藏着一个关于生命尊严与法律温度的故事。
二、破碎的幸福:从洗衣店到病房
蔡某夫妇于1988年生育一子,小蔡。婚后定居于上海,共同经营一家洗衣店,生活幸福美满。2014年,罕见的“多发性硬化症”将25岁的小蔡击垮——双眼震颤、吞咽困难、一级残疾的诊断书,让这个家庭坠入深渊。更令人痛心的是,2021年丈夫因不堪经济重负离家,离婚协议中约定的医疗费分摊成为一纸空文,蔡女士独自扛起每月上万元的治疗费,洗衣机轰鸣声里混着蔡女士破碎地呻吟。
三、法援之光:跨越三百公里的生命守护
2023年5月8日,一通来自上海的求助电话牵动了临海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心弦。面对蔡女士为残疾儿子追索抚养费的迫切诉求,中心当即启动“跨省援助”特别程序,指派资深家事律师柳丹丹全程跟进。通过“线上预审+容缺受理”的创新机制,仅用3个工作日便完成材料审核、妇联协查等流程,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法律援助“零等待”。
四、法律的温度:调解书上的泪痕
在柳律师的专业协作下,案件经过完整的法律程序:从医疗票据等证据材料的系统收集,到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文书规范拟定,最终促成调解协议达成。调解由蔡爸爸支付小蔡医疗费和护理费50000元(医疗费截止2023年6月20日),款分两期支付,第一期于2023年9月30日前支付20000元;第二期于2023年12月30日前支付30000元。
“付了,付了,钱支付了”,2024年1月2日蔡女士,带着哭腔激动地给援助中心带来了好消息。这一刻《民法典》第1067条在此刻不再是冰冷条文,而是让轮椅上的青年重获治疗希望的保障。
五、金色锦旗映照的法治之光
这个案例深刻诠释了法律援助三重价值:
政治效果: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思想;
法律效果:突破成年残疾子女抚养费执行难题,确立“实际需要超过原定数额可追加”的裁判规则;
社会效果:该案件通过法律援助促成残疾成年子女抚养费纠纷调解,既维护了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又向社会传递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不因离婚或成年而免除”的法治观念,彰显了司法温情与社会责任。
“锦旗上的金线会褪色,但法律守护的亲情永不褪色。”蔡女士的感言,正是对法律援助制度最好的注脚。
临海市法律援助中心 浙江台大律师事务所 柳丹丹律师 来源:台州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