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的春天,是养生的黄金时期。《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气从阴而阳,开发冬时闭藏之气。”台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吴罗金提醒,春天是气候由寒转暖的过渡季节,也是肝气旺盛的季节,人体应顺应自然,调养阳气,保持心情舒畅,以助生发之气。
适当出行劳逸结合
近来早晚温差大,如何穿衣成了不少市民发愁的问题。
“俗话说‘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眼下,我们要养成‘春捂’的习惯。”吴罗金建议,衣着宜“下厚上薄”,最好穿宽松舒适、柔软保暖的衣物,并且还要做到逐渐减衣。
他说,过早地顿减衣物,一旦寒气袭来,会使血管痉挛,血流阻力增大,影响机体功能,造成各种疾病。尤其是爱美女性,不要过早地换上轻薄的裙装,否则裸露的脚趾、踝关节、膝关节会出现关节僵直、走路酸痛等状况。体质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背部的保暖。
起居方面,吴罗金建议,每天保持7至8个小时的睡眠,早睡早起。“适当休息、劳逸结合是养生的基础,这样也能有效预防春困。”
同时,春天阳气上升,建议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打太极、郊游。闻闻花香、听听鸟鸣,有利于吐故纳新,使人心肺受益、消除疲劳、调节神经。
另外,中医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肝脏的功能有关。春季代谢进入旺盛期,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肝气不疏、郁结不畅,导致抑郁,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导致烦躁易怒。持续的不良情绪,最容易积久而成疾。吴罗金提醒,护肝要戒暴怒、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
多吃温补阳气食物
饮食方面,吴罗金提醒,春季要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葱、大蒜、姜、芥菜等。
吴罗金解释,春天适量吃些性温的韭菜,可起到补阳气、增强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而葱叶能利五脏、消水肿,葱白可通阳发汗、解毒消肿,葱汁可解毒,活血止痛,葱根能治痔疮及便血;大蒜对心血管健康、预防春天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有良好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冬天进补太过的人,则需多吃凉性食物,首选野菜。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食绿豆、莲子心,或泡金银花、菊花茶等,清热去火,保持机体阴阳平衡。
另外,可适当食用养肝食物,如鸡肝、鸭血、菠菜、醋、枸杞等,以及多食调养脾胃的食物,如米仁、大枣、山药等。春天也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可吃些藕、白木耳、梨、百合等起到润肺作用的食物,加强呼吸道抵抗力。
吴罗金表示,春季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豆类、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并养成在一天较早的时候摄取大部分热量的习惯。
在这个时节,还要防“春困”。吴罗金提醒,可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含钾的食物,如鱼、肉、鸡等,因为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是人脑内产生警觉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同时,多吃含钾的食物能够维持细胞水分,增强机体活力,水果、豆类、海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吴罗金推荐了一款时令养生药膳,即香椿拌豆腐。中医认为,香椿芽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等功效。
来源:望潮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