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的号召,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提升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建设银行玉环支行以“守护金融安全·远离非法陷阱”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此次活动深入厅堂、走进企业,聚焦重点群体,通过立体化的宣传模式,有效增强了群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与防范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厅堂阵地:沉浸式宣传,筑牢安全“第一关”
走进玉环支行的各个网点,仿佛置身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知识海洋。活动期间,各网点统一打造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专区”,LED屏上滚动播放着“远离高利诱惑,守住养老钱袋子”“警惕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型非法集资陷阱”等醒目的警示标语,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客户注意金融安全。宣传专区内,1000余份宣传折页整齐摆放,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了非法集资、电信诈骗、洗钱风险等常见非法金融活动的特征及防范要点,为客户提供了详细的参考资料。为了给客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支行设立了“金融卫士咨询台”,由业务骨干担任宣传员,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风险提示服务。无论是关于新型诈骗手段的疑问,还是对投资风险的担忧,宣传员们都耐心解答。
“您好,我看这宣传折页上写的电信诈骗手段还挺多的,您能给我详细讲讲怎么识别吗?”一位办理业务的王大爷拿着宣传折页,向“金融卫士咨询台”的宣传员小李问道。小李微笑着说:“大爷,您看啊,很多电信诈骗会先给您发一些中奖信息,让您先交手续费或者保证金才能领奖,这就是典型的骗局。还有那种冒充公检法,说您涉嫌违法犯罪,让您把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这也是假的。遇到这种情况,您千万别慌,先和家人商量商量,或者直接打我们银行的客服电话核实一下。”王大爷听后,连连点头:“原来有这么多门道啊,多亏你们给我讲,不然我还真容易上当。”
此次活动,累计接待咨询300余人次。在这里,客户不仅能获取知识,更能感受到银行对金融安全的重视和对客户的关怀,厅堂成为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第一道坚实防线。
重点群体:精准化宣教,守护易受骗人群
企业员工由于工作繁忙、金融知识相对有限,往往成为非法金融活动的易受骗群体。针对这一情况,建设银行玉环支行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移动宣传小分队”,积极开展“进企业”活动。“移动宣传小分队”先后走进双环传动等企业,利用员工休息时间开设“微课堂”。在课堂上,宣传员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虚拟货币挖矿”“跨境投资诈骗”等新型风险,让员工们深刻认识到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
“大家想想,如果有个人跟您说,投资虚拟货币挖矿,稳赚不赔,而且回报率超高,您会心动吗?”小张问道。
员工小林举手说:“我可能会有点心动,毕竟谁不想多赚点钱。”小张笑着说:“这其实就是陷阱。虚拟货币挖矿在我国是不合法的,而且很多不法分子就是利用大家想赚钱的心理,骗大家投资,最后血本无归。还有跨境投资诈骗,他们会伪造一些国外的投资项目,让您把钱转过去,然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员工们听后,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一位员工感慨道:“以前对这些新型诈骗手段了解不多,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防范知识,以后一定会更加小心。”
此次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覆盖职工1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精准化的宣教行动,为企业员工筑起了一道金融安全的“防护墙”。
视频宣传:数字化创新,扩大宣传覆盖面
在数字化时代,视频宣传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为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建设银行玉环支行创新推出了以“专业反诈、守护您的钱袋子”为主题的3分钟短视频。视频采用“案例情景再现+专业人员解读”的形式,通过生动的剧情和流畅的台词,将假冒“保险退保”的电信诈骗话术背后的风险清晰地展现出来。演员们生动的表情和逼真的表演,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专业人员的解读则深入剖析了诈骗手段的本质和防范方法,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金融知识。
金融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建设银行玉环支行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方式,为构建健康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金融安全之花在玉环大地绚丽绽放。
文/柯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