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台州朱金木雕—— 江南的最后一抹红色

a367769e-4e86-48f3-b642-d3f9d013f93e.jpg
  麒麟送子图。
   62b55b7b-1273-4993-996a-55e038913d58.jpg

  千工床小牛腿上雕刻的是刘海戏金蟾。
   918261af-a462-49fb-90f2-dcffe6ec75e8.jpg

  和合二仙图。


  ▲ 床面花板上雕刻的是京剧《红棕烈马》中的薛平贵故事。


  ▲ 刘阮遇仙图。


  诗意图: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朱金木雕又称漆金木雕,它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浙江台州、宁波、绍兴等地的中国传统雕刻工艺,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谓朱金木雕,顾名思义就是在雕刻完善的木头上,涂上以红色为主的彩漆,贴上金片,使雕刻物品更精致。
  据资料记载,台州朱金木雕最早出现在东晋,唐、宋时期开始广泛应用于寺庙、宫廷等建筑,明清以后则进入民间日常生活,如日用陈设、家具装饰,以及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婚娶喜事器物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十里红妆”。台州朱金木雕器物遗留下来最多的是清代中晚期和民国初期的一些器具,进入民国后期,由于经济衰退和原材料匮乏等原因,朱金木雕器物逐渐稀少,其工艺也日渐式微。1949年以后,从事此行业的艺人也大大减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出口创汇需要,由二轻系统(第二轻工业局,其职能是管理城镇个体手工业劳动者,并将这些个体手工业者联合起来,成立了相应的企业)牵头,台州各地纷纷成立了朱金木雕社,采用师带徒的模式培养了一批雕刻匠人,制作了大量的宗教、工艺礼品题材的朱金木雕工艺品,销往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欧美的一些国家,深受客商喜爱,这些产品成了台州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品种。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转型、体制转变、需求不旺等原因,各木雕社纷纷解散,手工艺人或转行或凋零,台州朱金木雕这项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只是在农村乡野和旧家具市场偶尔还能看到这种美艳绝伦的民间艺术珍品。
  台州朱金木雕无论大小都要经历十八道工艺流程才能完成,以樟木、柏木等当地木材为木雕原料,先经过木作师傅制作、木雕师傅雕刻,再经过漆匠的修磨、刮填、上彩、贴金、描花,并运用砂金、碾银、开金等复杂精细的工艺手段,形成古朴生动、金彩相间的艳丽色彩,从而赋予器物富丽堂皇、热烈红火、喜庆吉祥的视觉效果。
  台州朱金木雕讲究“三分雕,七分漆”,所以经常有的人误解为朱金木雕雕刻并不十分精细。其实朱金木雕雕工大都非常精细,只是漆工厚重的几层漆下来,把木工精雕细刻的刀口掩盖掉了。“三分雕,七分漆”的真实意思是指朱金木雕的工艺要求,漆艺占了七分,雕刻占了三分,强调了“髹朱妆金”在整个成品中的分量。明清时期,雕、漆是不分家的,俗话说“雕花带(兼)漆匠,泥水带(兼)木匠”。那些老工匠一般都是既能雕又能画的,一个技术高超的工匠能从雕刻到漆朱、贴金、上彩、描画全程运作。过去台州各地的木匠、雕花、漆匠都有自己长期合作的团队,对彼此的特长、优劣比较熟悉和了解,雕花师傅能充分理解油漆后花板的效果,油漆匠知道怎样去打磨、调整才不至于破坏雕板上的每一个部分,他们互相弥补、相得益彰,确保各项工艺无缝连接,从而保证质量。工匠间的这种默契是从长期的技术切磋中摸索出来的,是一种行业的规矩,也是台州朱金木雕不断传承、风格独特、质量上乘的因素之一。
  台州朱金木雕以浮雕为主,也有圆雕、透雕,画面丰富。通常将远景、中景、近景层层雕刻在同一个画面上,远山近水、人马居前,前景不挡后景,叠列有序。笔者见过最多的一块板上,雕刻着七层景色,虽层层相叠但层次清晰,互不干扰。台州朱金雕刻与传统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相反,在尺寸上,人、马大于建筑,石头长树为山、长草为石,云即天、景即地、水即江河;人物雕刻深受戏曲人物造型影响,比例稍显夸张号称京班体,“男士无颈、美女无肩、老爷凸肚、武士挺胸”。
  台州朱金木雕色彩与浙东其他地区相比更为艳丽,大量应用瓦片灰、朱砂粉、银朱、银粉、佛青、石绿等各种矿物色彩铺底,工艺更为复杂,题材更为丰富。人物衣饰相对丰富,一般为彩绘金衣、红裤、黑发、粉色皮肤;人物脸部雕刻五官神态形象逼真,各不相同,或端庄、诙谐,或童趣、威武。笔者收藏了几块台州朱金木雕花板,人物的眼珠细小如发尖,但顾盼有神、惟妙惟肖,令人叫绝。
  台州朱金木雕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风格有地域差别。从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朱金木雕实物看,以三门一带的最为精细,收藏者对“三门工”“小芝工”最为追捧。三门一带的木雕,基本以戏曲故事为主,常见的有《三国演义》《西厢记》《拾玉镯》《白兔记》等;雕刻突出人物,以深浮雕见长,人物的个体较大,刀口深,雕工精,画面占得较满;注重室内陈设的展现,各色家具、门窗、用具雕刻细腻栩栩如生;人物衣着往往金漆外加各色彩绘,仿佛能看见衣物的质地;大量运用石绿、靛蓝等矿彩,画面色彩艳丽。仙居一带朱金木雕,相对以浅浮雕为多,注重场景雕刻,具有国画韵味;突出刻画山水、景观,人物相对个体较小,如文人画般具有较高的艺术情趣,雅味十足。临海一带,画面相对简单,线条粗壮;边框常用螺钿镶嵌,镶嵌的人物、鸟兽、花卉、博古精致非凡,使得小画面有大气场。天台朱金木雕,相对尺幅较大;人物脸部常用白粉涂饰,五官用墨描绘;雕刻故事性较强,突出生活情趣。
  台州朱金木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台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亮点,它传承千年,生生不息。台州明清朱金木雕器物遗存,更是散落在民间的艺术瑰宝,它有着烟雨江南最为旖旎和绚烂的色彩,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尽早进行抢救和挖掘,加以保护和扶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住这江南、台州的最后一抹红色!
  李林栋文/摄
  来源:台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2)

tzlqygq 2018-12-8 09:55: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zlqygq 2018-12-8 10:01: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