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设银行温岭横峰支行柜台前上演了一场拦截“大戏”。客户李先生神色慌张地冲到柜台前,急促地喊道:“快!给我取1650元!”他眼神躲闪,每隔几秒就瞥向四周,急促的语气让柜员陈佳伟心头一紧。
“先生,您别急,因反诈要求我们需要核实账户信息,请您先输一下密码!”陈佳伟迅速调取了李先生的账户交易明细,发现这笔资金的来源和到账时间存在明显异常,结合系统提示的账户状态,多年的柜面经验让他瞬间警觉。
“给您转账的赵先生是……”陈佳伟看似随意的提问,让李先生瞳孔骤缩:“是……是我哥!他借给我的!”并匆忙展示微信聊天记录,言语间的慌乱让陈佳伟更加确信事有蹊跷。
陈佳伟不动声色,暗中向主管江巧丽递了个眼神。两人以“确认资金用途”为由,经过李先生同意后通过微信联系上转账方赵先生。
电话接通瞬间,对面传来困惑的男声:“我给李先生转钱?没这回事啊!我刚刚在一个人的指导下汇了一笔款……”赵先生的声音逐渐迟疑:“你们问这个干嘛?”
话音未落,李先生突然起身撞翻椅子:“不取了!”陈佳伟马上站起身:“李先生,这笔资金涉及异常交易,我们需要进行封存。”打印机吐出业务申请书时,李先生的指尖还在颤抖。最终在警方介入调查后,真相逐渐清晰——这是一起利用“傀儡账户”转移资金的诈骗链条,赵先生被蒙骗充当了转账工具人。
这场耗时37分钟的“现金保卫战”,不仅是银行人对异常交易“零容忍”的专业坚守,更折射出金融防线的关键价值。建设银行温岭横峰支行用“流程核查+跨岗联动”的组合拳,印证了每个银行柜员都是流动的“风控雷达”——在数字时代的资金暗战中,他们以敏锐嗅觉织密安全网络,让可疑交易都无处遁形。
文/李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