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十届二次党代会发出了“全面建设‘六大片区’、全力再创椒江辉煌”的动员令,区委区政府并于2023年2月16日举行誓师大会吹响项目攻坚冲锋号。为营造“比学赶超、大干快上”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区传媒中心全媒体开设《奋战“六大片区”》专栏,激发全区上下以“爱我椒江”的情怀和“不负椒江”的决心,全面建设“六大片区”,全力再创椒江辉煌。
奋战“六大片区” 片 区:丰满葭沚
项 目:一江两岸江岸尚城三山区块
1月签约2户;3月签约4户;4月签约2户.......今年以来,三山区块征迁工作捷报频传。4月25日上午,随着又一户村民的成功签下,至此全村签约415户,仅剩最后1户未签,进度条突破99.7%,这意味着三山区块进入全域清零倒计时,渔都小镇项目的开工建设也指日可望。
据了解,三山村位于椒江西北角,与黄岩芦村、半洋王接壤,全村统征统拆体量较大、情况复杂。征迁区块占地1100亩,累计要完成414户集体民房、1家集体划拨企业、1家菜场签约,约占葭沚尚城征迁清零任务3成。
关关难过关关过 只替问题想办法
“在2019年底,村民刚收到征迁消息那会儿,村部办公室每天挤满了人,就像菜市场一般热闹。”区一江两岸江岸尚城指挥部总指挥石玲辉笑着谈起征迁初期的场面,当时绝大多数村民极力反对征迁,每天7时左右,就来村部门口排长队等村干部理论。村民的不理解,最直接来源于收入的减少。三山村曾经一度是椒江煤炭钢材的“交易中心”,近700亩的煤场砂场堆场给村民带来过可观的收益。
因而征迁过后,如何保障个人收入,成了村民最大的顾虑。有问题就想办法,征迁干部凭实干说话。“我们将区块上港西路西侧存量162亩建设用地,租给大型中运物流用于仓储,一年租金1000多万,用于村集体开支和村民分红。”石玲辉说,另外原煤炭市场周边的55亩地,为了后期渔都小镇市场需要,以3万/亩的价格出租给老葭沚水产批发市场,作为临时台州水产品交易市场。在眼见为实下,大部分村民的抵触情绪得到化解,第一年便签下了78%,2022年下半年进入提速期,至去年年底就完成了93%……
以真心换“征心” 逐步打开村民心结
“如果征迁工作能出书,那肯定是很厚的一本。”石玲辉说,没有干过征迁,很难理解其中的压力。在最难熬的时期,征迁干部大都夜不能寐,想着明天的应对之策。三山村的房子多建于70年代末,俗称“大寨屋”,其墙面用石板建造为主,建筑年久失修,危房比例较高,群众要求改建的愿望强烈,但有些征迁户希望借此达到利益最大化,组团抱着拒绝征收的态度。
“村干部和党员代表都是第一批带头签字的,并把具体补偿等内容全部公开,供群众一一比对。我们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让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全程透明。”石玲辉说,在政策允许的框架内,尽全力给予群众最大的优惠,但也坚守红线、亮明底线,坚持干有原则、干有方法。在面对最后9名拆迁户,征迁干部主动上门, 耐心讲政策、悉心解疑惑、贴心算利弊,以真心换“征心”逐步打开征迁户的心结,目前已达成签订协议8份。
建设帷幕全面拉开 三山区块期待新生
渔都小镇鸟瞰效果图 随着征迁空间的持续腾出,美好蓝图将更快迈向现实。眼下,三山村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建造的6幢临时过渡房已落成,“我们住在这里干干净净,蛮好的。”房屋倚山傍河而建,老人集聚而居,十分惬意。“下一步,三山村将加快征迁扫尾工作,预计到9月份完成500余间的宅基地抓阄,宅基地将用于村民立地房建设。与此同时,203亩渔都小镇的开建也将进一步提上日程。”石玲辉说。
据从椒江城发集团了解,渔都小镇的建成,将进一步整合椒江两岸的冷链物流渔港、华东水产品市场、干水产品市场,构建从船舶入港到消费终端的一体化产业链,辐射带动水产品冷冻、加工、贸易及渔港管理服务等产业发展,形成年产值百亿元的渔业特色综合体,并带动周边小有名气的“小普陀”等文旅项目打造,为椒江经济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来源:椒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