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雨水繁多,野蘑菇也跟着肆意疯长。在我市的公园、路边绿化带里,冒出了不少野生蘑菇,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些市民将其采摘。殊不知,一些野生蘑菇看似鲜嫩可口,实则像“隐藏杀手”,一旦误食,后果不堪设想。
夏阿姨家住椒江白云新村,经常去云西公园、白云山绿道散步。“最近看到不少野生蘑菇,有的长在公园里,也有的长在白云山上,之前看到好几个人顺手摘了野蘑菇带回去。”夏阿姨担忧道,这些蘑菇大部分都不认识,但形状大多与市面上售卖的蘑菇相似,不知道有没有毒。“虽然好奇,但我不敢吃。”
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椒江建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该公司公园科负责人邬旭乙介绍,由于公园的土壤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很适合蘑菇菌丝的生长,但高温对其生长有一定的抑制,而目前回落的气温和降雨则给予了它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纷纷破土而出。
公园内最常见的蘑菇,有大青褶伞、肉褐鳞环柄菇等。这些蘑菇因为长相“低调”,往往被人忽视。颜色不显眼、形状不奇特的蘑菇,有毒的概率更高。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公园绿地看到任何菌类都不要去触碰、采摘,这才是最保险、最安全的处理方式。如食用野生菌出现中毒的情况,在送医时,陪护人员最好携带中毒人员食用的野生菌样本,这将大幅提高救治效率。
针对公园绿地蘑菇的防治,邬旭乙表示,主要以人工清除和使用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人工清除已经生长的蘑菇防止游客误摘,再喷洒药物破坏蘑菇的菌丝来遏制生长。
来源:望潮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