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台县三新村举办乡村能人座谈会,邀请在外打拼的优秀人才共聚花田,共商发展大计。
春日里的天台县三新村,300余亩油菜花正绽放着奇幻色彩。游人穿梭于彩色花田中,打卡拍照、围炉煮茶、观景赏戏……自3月8日赏花期开始,这片土地便成为周边游客乃至外国友人踏青的热门目的地。截至3月30日,三新村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近万人,以花为媒的“花海经济”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共富实践:土地流转与产业升级
三新村的共富之路,始于土地的“活”用。2021年,村集体统一流转近500亩耕地,引入种粮大户规模化经营,构建“春种油菜花、夏栽向日葵、秋收水稻米”的生态轮作体系,也为打造大规模花海景观打下基础,规划打造“四季有景、全域可游”的格局。土地亩均收益相比传统的农户零散种植,得到极大的提升。农户也能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帮工薪金等实现更大增收。
产业升级是另一大引擎。村里成立强村公司“三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满家喜共富工坊”,标准化加工车间生产的菜籽油、莲子等农产品广受好评,其中三新大米更荣获2023年“天台好稻米”最受消费者喜爱称号。
村企合作成效显著。三新村通过招引浙江赤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三新阀芯装配共富工坊,18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5000余元。
沉浸式体验:花田里的“流量密码”
在土地流转成功后,三新村定下核心的规划蓝图:与农科院合作引进彩色油菜花品种,让这片抛荒地蜕变出色彩渐变的景观。“金黄色的油菜花,大家都见得多,我们要做就做不一样的特色景观,将七彩油菜花打造成三新村的金名片。”三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齐菊女说。
今年油菜花赏花期,三新村创新打造花间采风、花间集市、花间娱乐等多个沉浸式体验板块,将传统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花田中,稻草人、风车、眺望台等打卡点串联成游览动线;花间舞台上,三新村艺术团与周边村庄艺术团联动表演,展现乡土文化魅力;花间集市内,三新大米、菜籽油、莲子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与周边塔后、桐柏等村庄的黄精、茶叶等共同展销。更吸引眼球的是“花田火锅”——游客在七彩花海中围坐涮煮,感受别样野趣。
丰富多元的娱乐项目让“流量”变“留量”。据统计,三新村“花间系列”活动带动单日最高收入突破万元,预计整个赏花期将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
未来蓝图:农文旅融合与青年返乡创业
每年的3月底或4月初,三新村召开年度乡村能人座谈会,共谋未来发展。齐菊女系统梳理项目资源及实施瓶颈,在外天台企业家通过资金支持、平台对接等方式精准破题,通过实地考察与多轮磋商,有效推动村企合作落地见效。
站在新起点,三新村锚定更高目标。一方面,积极响应大塔后片区多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共建“农文旅产业融合带”,实现流量共享、互补共赢,形成“一村一品、片区共富”格局;另一方面,以“青年入乡”计划为契机,吸引返乡青年投身乡村新业态,为村庄发展注入活力。
如今的三新村,既有整洁宜居的环境,也有蓬勃发展的产业,更孕育着新农人的奋斗故事。“我们既要留住乡愁,也要创造机遇,让更多人看到三新的潜力。”齐菊女说。
从单一农业到农文旅融合,从抛荒土地到四季生态轮作,三新村以创新思维盘活资源,用实干精神书写共富答卷。这片七彩花田,不仅是春天的盛宴,更是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未来,随着青年返乡创业潮的涌动与大塔后片区联动的深化,三新村的故事,必将更加精彩。
来源:神秀天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