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老年人因信息鸿沟易成为诈骗目标。为筑牢社区反诈“防火墙”,建设银行温岭万达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主动出击,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课堂搬进了王府基小区老年活动中心,用“沉浸式”宣传为老人们揭开诈骗套路的面纱。
洞察痛点:认知误区下反诈新挑战
活动伊始,张富清金融服务队便遭遇了“甜蜜的尴尬”。“小姑娘,反诈海报我们天天见,哪会随便转账!”一位大爷笑着摆手。而另一位阿姨则指着墙上的宣传栏自信道:“派出所同志早讲过啦!”看似乐观的反馈却暗藏隐忧——老人们虽对诈骗有基础认知,但对“AI换脸”“虚假投资”等新型手段知之甚少。这一发现让队员们敏锐地意识到:反诈宣传必须从“填鸭式灌输”转向“体验式共情”,唯有让老人亲身“识破套路”,才能真正筑牢心理防线。
寓教于乐:情景剧里拆穿诈骗套路
针对痛点,张富清金融服务队迅速调整策略,将宣传手册变为“道具”,上演了一场爆笑版“保健品诈骗”情景剧。队员假扮“保健品推销员”,以夸张表演还原“专家坐诊”“免费送礼”等经典话术。台下老人化身“反诈侦探”,犀利拆招:“连产品名称都说不清,肯定是骗子!”“免费旅游?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笑声中,诈骗话术被层层拆解。
随后,队员们以“拉家常”方式穿插真实案例:“李阿姨差点被骗走养老金,就因为对方能说出她孙子的名字……”老人们听得连连咂舌,在共鸣中加深警惕。
互动升温:知识问答点燃参与热情
为巩固学习效果,张富清金融服务队还特意设计了“反诈知识擂台赛”。围绕“中奖电话”“紧急转账”等高频场景,进行抢答比赛,引得老人们踊跃参与:“推销电话不去信”“可疑电话立马挂掉!”“有问题,电话确认!”答对者获得定制小礼品,上面印着醒目的反诈热线,让老人们把知识“带回家”。一位阿姨拿到小礼品主动分享心得:“骗子花样真多,真得多留个心眼!”更令人欣喜的是,多位老人主动索要宣传册:“我得给老伴也看看!”
此次反诈宣传活动让万达支行深刻体会到,有效反诈需“走新”更“走心”。接下来,万达支行将把张富清金融服务队进社区纳入常态化工作,开设“银发课堂”,持续升级守护力度。正如队员小范所说:“老人脸上的笑容和安全感,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文/林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