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乌斯怀亚 于 2018-1-30 10:01 编辑
作为浙江娃,如果你只知道自己家乡的年味美食那就弱爆啦!今天,就让小编来告诉你,过年期间,吃遍浙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枚下酒的酱猪耳朵
发现地:绍兴
绍兴距离杭州近,一些酱货多少会和杭州有些相似,比如酱鸡、酱鸭和酱肉,但绍兴人喜欢的酱猪耳朵,杭州人吃得就少了。绍兴餐馆的章老板说,将蒸好的酱猪耳朵切成丝,炒大蒜或和百合、芹菜炒成一盘,都是下酒的好菜。

做酱猪耳朵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用绍兴母子酱油加入桂皮、茴香一同烧开,冷却后放入猪耳朵,浸足18个小时,捞起后晾起来。要吃的时候豪气地整个上笼蒸,加料酒、味精和葱段,如果是晒得偏干的猪耳朵大约需要蒸20多分钟。
笋干吃出节节登高的韵味
发现地:杭州临安、丽水遂昌
对于江浙人来说,欢喜过大年,笋从来都不是当家菜,但没有笋,却是万万不能的。从各种煲类到春卷、八宝菜,无数年夜饭的硬菜,都少不了笋和笋干的身影。

浙江人吃笋,近水楼台,总以临安天目山为佳。早在百年前,天目山曾以“清鲜盖世”的野生石竹笋闻名。这种小笋与由它制成的笋干,才是天目笋的至高境界。
一定要掰着吃的红糖
发现地:金华义乌
早在小商品市场崛起之前,红糖几乎是义乌唯一的支柱产业。此地拥有300多年的制糖历史,也养成了逢年过节以红糖待客之道。
红糖的原料来自当地种植的一种青皮甘蔗,叫做“糖梗”,倒也很直白。

制糖是件热闹的事,哪怕现在有钱了,很多农家还是很乐意自己动手做一点。不同于平日里拿红糖当调料,很多义乌人仍然会拿一整包的红糖块招待客人,让你自己掰着吃。那种甜味,层次丰富,率性自然,确是难得的舌尖之旅。
“切”年糖
发现地:金华、衢州、淳安等
芝麻糖、冻米糖、栗子糖……做年糖的习俗大半个浙江都有,只是因地制宜、用料不同罢了。这里仍拿产红糖的义乌为例。

当地风俗,每年腊月,家家户户用米、粟、花生、豆、芝麻等烘炒、炮烙和拌上调煮的红糖,制成冻米糖、粟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多种年糖。
年糖做罢,要细细地切成片——但又不分开,靠一点糖黏在一起,只是方便吃的时候一块块掰下来。这个过程叫做切糖,也是整个春节里最让人们兴高采烈的好事之一。
白胖的大酵馒头带着酒香
发现地:金华、衢州、淳安
你一定吃过这种异常松软,还带着淡淡酒香的扁扁馒头,它们通常被拿来裹着一块半肥半瘦的红烧肉吃。
这种馒头流行于金华和衢州,淳安也不少见。奇特的口感,是因为它以酒发酵而成。

这种馒头是浙江最具年味的美食之一,不仅因为白白胖胖,更在于它们的顶部都印着红色图案——平日里是作坊字号,节庆时则用上福禄寿喜字样。
米羹
发现地:淳安、衢州、金华等
米羹据传源于灾年时的杂烩乱炖。直到现在,淳安不少地方,无论谁家做了米羹都会挨家挨户邀请过去,让他们自带碗筷品尝一番。过年时节,各家做米羹一般从腊月廿三小年开始,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必须吃。

淳安的米羹最有名,各地各村各有千秋,互不服气。不过,做法大同小异:浸米;米洗净后,放入红辣椒、大蒜、茴香一起浸3小时左右;用石磨慢慢磨细,磨好的米浆倒入放了水的锅子里煮;直到米羹熬得浓稠,呈橙红色,再加入蕨菜干、长豆角干和猪大肠这些配菜才算大功告成。
圆的鳗筒 扁的鳗干
发现地:宁波
鳗筒和鳗干用的食材其实都是鳗鱼,不同的是,鳗筒是圆的,鳗干是扁的。
江南渔哥的老板阿蔡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他说,当鳗鱼从肚子上剖开,清理掉肚里货后,一定要用布轻拭血水,以保留鳗鱼的自然香味。先用一点盐在鳗鱼肚子里抹一下,算是腌制,接着用绳子一圈圈地将鳗鱼扎起来,吊在屋檐下冷风吹上2-3天。

接下来,阿蔡装作很神秘地说:我要说的是鳗筒的祖传做法,把吹完风的鳗鱼切成一段段,每段10厘米,放到鸡汤里煮,煮熟后捞出来放凉。每每想吃时,就将鳗段拿出来,刮皮、剔刺,和京葱、香菜、麻油和料酒拌到一处。
而鳗干是将鳗鱼从背部剖开后,用细小的竹竿撑开,之后的制作步骤和鳗筒相似。
无鸭舌不成席
发现地:温州
在温州,有无舌不成席的说法。现如今,温州鸭舌已是全国人民都爱的小吃。懒懒咖啡的老板娘罗丹是温州人,在她的记忆里,当地人都认藤桥和初旭两个牌子。

初旭做鸭舌应该有20多年了吧,罗丹回忆起她还在杭州读艺校时,每次从温州过完年回杭,妈妈总会准备一大袋初旭鸭舌,往往一进宿舍的门,就会被秒抢。那时的初旭鸭舌还没有如今这般规模和阵势,罗丹依稀记得,在菜场里,鸭舌们在一个个大木盆里堆得高高的,生意爆好。
鸭舌虽小,价格却不便宜。想想偌大一只鸭子方可得一小块鸭舌,也就释然了。鸭舌是很经得起捉摸的吃食,左嚼嚼、右嚼嚼,辗转很久,那迷人的味道方才释放出来。
食饼筒
发现地:台州
我的朋友是台州人,他说,台州有“年三十吃食饼筒,正月十六吃糟羹”的说法。食饼筒用的是一张类似大号的春卷皮子包裹上一些吃食——讲究的,种类可多达20多样。

有三样是必备的:台州米面、萝卜丝干和豆面。米面像是一种很细的粉干;萝卜丝干是过年前就将大个的白萝卜切成丝,然后晒干;豆面则是那种粗粗的粉干,用地瓜粉制成。可以包裹进食饼筒的吃食还有很多,比如,肉、海带丝、蛏子肉等,丰俭由人。
胡麻饼“上麻”犹如杂技
发现地:衢州
在衢州所有的小吃中,最有文化积淀感的肯定少不了胡麻饼。古时称芝麻为胡麻、核桃仁为胡仁,用两者为馅制作的饼称之为胡麻饼。

做胡麻饼工序很多,其中最有技巧的是“上麻”。上麻,就是给面饼均匀地沾上白芝麻。将30个小饼放在铺满芝麻的大箩,轻轻一摇,饼马上摆成规则的六边形,再摇晃一圈,紧凑的六边形迅速变阵,成为疏松的阵势,每一枚都在它应该在的位置。
反复几次后,箩猛地一震,30个胡麻饼顿时整体腾空翻身,犹如士兵般整齐。看整个过程,犹如看杂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