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洞村位于浙江省三门县蛇蟠岛,为蛇蟠乡政府所在地。距三门县城17.5公里,距大陆海岸线最近处仅2公里。从健跳镇的上敖码头乘渡船约10分钟可达。
千年尽露波涛声,万古犹存斧凿痕。黄泥洞村历史久远,自宋代以来,因大规模的采石,在岛上遗留了大大小小洞穴共有1300余个,被人们称为“千洞之岛”。
黄泥洞出产江南名石——“蛇蟠石”,供应宁波、上海等建材商,也远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市场。
采石曾是主业
黄泥洞村的采石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年间,彼时的蛇蟠岛还没有正式定居的岛民。当时,在岛上采石的工人们,用废石材盖了几间简陋的房屋用以休憩,这些便是黄泥洞村最早的石头屋。
后来,部分采石工人在岛上定居下来,这才慢慢有了“黄泥洞村”。酱红石墙、黛青弧瓦,看似随意铺叠,细观之下,无一处不藏着祖辈们独特的垒砌手法。树荫下的石屋透着一股古朴凝重,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朴素美好。
时间的沉淀,使黄泥洞村的石屋更具魅力。但这些石屋并非一夕建成,村里大部分的石屋重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许,正是因为当时的“无心之举”以及后来的保护得当,才使黄泥洞村最终成为蛇蟠石屋保留最完整的村庄。
养殖助村民致富
随着填海围塘热潮褪去,岛上的石材不再畅销,村民们也就此闲了下来。而三门县滩涂公司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黄泥洞村的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门县滩涂公司承包了岛上所有养殖塘,有过讨海经验的村民大多被雇佣从事养殖工作,村民们再次走上了“靠海吃海”的老路。养殖业为这个海岛小村带来了新的机遇。
忙时,泛舟海塘,听渔歌唱晚;闲时,独倚石桥,有余晖相伴。黄泥洞村的生活充实而惬意,黄泥洞村的故事跌宕却又理所当然,黄泥洞村因为养殖迎来新生但没有丢失那份情怀。
旅游让古村再迎新生
2003年前后,蛇蟠岛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经过多年建设和完善,蛇蟠岛成功创建AAAA级风景旅游区,蛇蟠石、蛇蟠石窗、蛇蟠石屋等成为岛上最著名的景物。路通了、景美了、游客们纷至沓来。
◆◆野人洞◆◆
进入“野人洞”,迎面而来的是数不清的洞窟群,它是古人采石遗留下来的石洞,称“野人古洞”。洞外水景曲桥,竖进旁出,支洞横生,幽深隐蔽。峭壁上青藤红叶,薜萝倒挂,野树山花,把这个千年古洞装点的生机盎然。
住在野人洞里的是山野村人和采石工人,为了方便干活,他们将“家”也按在了洞内。古人十分合理地利用这些废弃的石宕洞窟,作为民宅,坐北向南的古宕仙踪,地势高亢,面对大海。有庭院,有客厅,还有卧室、厨房、猪舍等井然有序,整洁古朴。
精美的石头会说话,顽石通灵,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将各种生命形态之美凝固成一扇扇石窗。
◆◆海盗邨◆◆
海盗村景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以海盗为主题的海岛洞窟景区。蛇蟠岛曾经是海盗窝,海盗村不仅汇集了千百年来中国海洋史上赫赫有名的“ 东海枭雄”,也招徕了世界史上“盗”名远扬的“海上魔王”弗朗西斯·德雷克、“海盗女皇”卡特林娜等 北欧海盗齐聚于此。
这里集洞窟精景与海洋风光于一体,雄浑大气,其独特的海盗文化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清风洞星空营地◆◆
领略完黄泥洞古村的庭院花开,野人洞的凝固之美,海盗村的大气雄浑,清风洞星空营地可以带你穿越回现代,感受不一样的洞窟狂欢。
清风洞星空营地依山势以石为本而建,有游泳池、篝火狂欢营、洞窟酒吧、篮球场、烧烤场等,洞洞相环,生趣盎然。
数度变迁 底色犹存
黄泥洞村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滨风情,村口的古渔船造型,渔韵尽显,就连再普通不过的变电箱,也被穿上“新装”,成为海岛风情“代言人”。
内容综合自三门新闻网、渔光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