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天台凭一把刀斧“登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天台佛雕
江南佛国千年不绝的斧凿记忆

微信图片_20181203092950.png
近日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2018年第11期发表:
《浙江天台:木头“拼”出菩萨
刀斧“凿”出文化》


报道整整20页
深度解读天台木雕工艺
让全中国都看到了
天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快跟着小编
一起来了解一下
天台佛雕工艺
↓↓↓
江南佛国——天台

  天台山佛教氛围自古便很兴盛。东汉初年,佛教辅入汉地,一直到三国赤乌年间传到了天台山,此时仅天台山一带就兴建起6座寺庙,要知道的是,当时全浙江省一共有9座。据资料统计,从三国至民国,1700余年,天台共建佛寺138座。


  智者大师是天台佛教的灵魂人物。他开创了中国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天台宗的创立,意味着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初步完成,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的诞生。此外他致力于寺庙的建设,一生中共建造寺庙36座,包括天台国清寺和当阳玉泉寺这两座重量级寺庙。


  天台宗的影响远播海外,尤其是在日本和朝鲜。九世纪初,日僧最澄入唐求法,从湛然门下的道邃、行满等人学习天台教义,回国后以比睿山为中心弘传此宗。在日本平安时代,天台宗与真言宗并行发展,史称“平安二宗”。11世纪末,高丽僧义天人宋,学天台教义,回国后创立了高丽的天台宗。


  天台山的佛教地位不止于此,它还是罗汉的应真地。天台县城一路向北,抵达石梁飞瀑,云蒸霞蔚,清净幽然,飞瀑下的古方广寺,就是五百罗汉在天台山的道场。
  宋本《神僧传》卷二中记载:一天,昙猷大师经过天台山中的石桥(现名石梁飞瀑),突然遇见在崇山溪涧之间有五百罗汉或坐、或卧、或立、或行。
  后来他住天台万年寺,又见五百罗汉留连于八峰双洞之间,“五百罗汉”之说由此开始。此后,历代画家将对于罗汉的想象用画笔勾勒、记录、流传,日本境内的罗汉传说也是源于天台。



佛教造像,天台一绝

  天台浓厚的佛教气氛和丰富的传说,为天台佛雕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发展环境。天台的佛雕艺术风格鲜明、工艺精湛,深受天台山宗教文化影响。


  天台曾是中国佛雕的中心,佛像木雕在天台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与石雕、玻璃雕塑并称为“天台三雕”。天台佛雕工艺曾经长期占据我国该产业的第一把交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天台佛雕鼎盛时期,国内市场上的木雕佛像有六成是出自天台人之手。


  木雕佛像通常选用樟木、楠木等原料,其中又以樟木为主,由一块块木头拼接成型,再细细雕琢。工具方面,制作传统的天台木雕需要的工具至少有60多种,且与其他地区工匠使用工具种类不同,仅仅是雕刻用的刀凿,就可从形状上分为四大类,此外还有钻、刮刀、锉刀等等。


  天台佛雕具有不蛀不霉、不变形、不开裂的优点,造型艺术集众家之长,头部造型具有大同云冈石窟雍容丰满、庄重慈祥的特色、身材造型具有敦煌莫高窟线条柔和、流畅的浪漫色彩,底座造型则体现了天台山古朴雄浑、厚实稳固的庄重风格。



干漆夹苎,艺传千年

  在天台山地区,佛雕一词,包括了木雕、石雕、线刻、泥塑、贴金、彩绘等各种雕塑艺术,其中最负盛名的、也最具传奇性的,还是干漆夹苎工艺。


  △徐俊贤,浙江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天台宗教艺术研究所所长,泥塑木雕皆为国手的著名佛雕艺术家。这次《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专门采访了他。
  干漆夹苎,正式名称应该是“干漆夹苎髹饰技艺”,是天台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具有独特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技法,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


  早在东晋时期,干漆夹苎就已在天台民间得到应用。据史料记载,东晋著名美术家、雕塑家戴逵就在天台山一带将民间流传的“干漆夹苎法”工艺用于寺院的佛像制作,制成木雕“干漆夹苎”佛像。
  唐代中期,僧人思托将此法传到日本,当时由他制作的鉴真坐像被日本奉为国宝。宋代,天台张延皎、张延裘兄弟用此法制成的“伏填王释迦瑞像”由日僧带回日本,现仍供奉于清凉寺。


  干漆夹苎有一套完整的技艺流程,其制作由48道工序组成,选材天台本地的原始生漆、苎麻、五彩石粉、桐油等13种原材料,在麻布、漆料层层包粘、反复打磨后再涂以朱砂等辅料,贴上金箔和砑光,整个制作过程全由手工完成。
  运用干漆夹苎技艺所制成的佛教造像、宫殿、庙宇建筑物的装饰具有经久不蛀、光泽润亮、不开裂、不变形等特点。


  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技艺,干漆夹苎技艺见证了天台佛教文化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天台山佛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项技艺难度大,对工匠技术要求较高,且没有系统的文字可供学习,加之历史的种种因素,一度沉寂。
  庆幸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政策的变化,以及各级政府对传统工艺的重视和保护,唤醒了许多人对干漆夹苎的关注。这个天台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赋予新的生命,重放光彩。




来源:天台山旅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8)

tzlqygq 2018-12-3 15:11: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萌萌哒r 2018-12-4 05:22: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红 2018-12-4 05:26: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hua 2018-12-4 05:30: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来往往 2018-12-4 05:33: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小O公V主E 2018-12-4 05:37: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酷哥哥 2018-12-4 05:40: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飘荡的云 2018-12-4 06:14: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2018 台州城市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576-81880190 公司名称:台州易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QQ:191987415